找回密码
 
查看: 1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页本 | 送给大学社团建设者的书单

[复制链接]
‍第





页‍





























































































































引言
在这里的题目里我没有用领导者或者管理者这个词,是因为自己觉得致力于一个社团发展的,并不单是普遍意义上的社长和部长,而是真正认同这个社团理念和热衷这个社团革新的建设者。
大学中多数社团都施行一种扁平化的管理,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就是一种多方的沟通,沟通方共同参与到社团的组织、决策等事务中,用建设者这种称呼会涵盖的范围更准确,也更符合社团的本质。
大学社团建设者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一个社团的发展,我们所见到的、所听到的很多“死掉了”的社团,基本都是在建设者上出了问题,或青黄不接,或特质不足……其中不乏很多本极具潜力的社团。
这份书单里的书都曾帮助过我解决自己社团工作中出现问题,有些已翻过多次,有些也正在看……
其实推荐书单这件事是不那么理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背景和人生经历,在生活中会有自己的需求与选择。
不过自己发现,目前好像还没有专门给社团建设者的书单,所以推荐这份书单应该也不为过,还希望与各位社团建设者交流!


《管理学(第13版)》
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没错,第一本推荐的书是教材,估计很多同学都“看”过,不过不知是否仔细“读”过。大学社团也是一种组织,社团建设者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管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曾经学过的很多理论是具有相当程度现实意义的。
恰当的借鉴这些理论,会少走很多弯路,社团管理也不需要复杂的管理学理论和工具,所以自己觉得这一本书就足够对很多我们遇到的问题有帮助,随手翻下或许都会有惊喜。
当然,管理重视实践,照搬其理论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应该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己社团的情况。
可以先看下组织文化部分,组织文化应该是一个社团的核心,在社团这种小型组织,规章制度往往只是形式,社团的理念、宗旨、目标等组成的组织文化起着更大的管理作用,社员是否理解、认同自己社团的组织文化非常重要,而且社团的组织文化延续与创新更是其生命力所在。
目前我见到的很多社团都忽视了组织文化建设,社员不了解本社团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的目标,进入社团就成了坑里的“萝卜”,机械地工作而无法发挥自己能力,社团和社员都没有获得所需。
每次看这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有学习,有批判……,除了对社团管理也对自己生活有很多启发,不断纠正自己的思路再付诸实践,记得自己曾对同学说过“参与社团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实践”。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曾经自己在票圈发过一段话,主要是拿大学社团和现代社会三大治理机构类比,发现大学社团的特质和“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更相似,“不以营利为目的”、“自治性”以及“自愿性”等等,但是这方面自己没有找到太合适的书,只有一本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大学社团这种特质具体来说有下面这几点,对社团建设者的能力要求更高;社员与社团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社员对社团的贡献是具有自愿性而不是强制性的,社团如果不能提供给社员所需,后者可以随时推出……
这种状况下的管理尤其需要社团建设者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而且社员对于理念的认同显得更为重要,也就是书中谈到的“使命”这一概念,他提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就是应该明确并定义组织的使命,一方面约束组织的工作精神与工作方向;另一方面传播组织自身的理念。由于时代、环境等因素局限,书中还是有些不足的,我们辩证看待,获取自己需要的就可以了。


《大学的理念》
约翰·亨利·纽曼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偶然得知的,在西图找到过,纽曼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在担任红衣主教后曾奉命创办过爱尔兰天主教大学,在卸任后仍进行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第一次读的感受就是有很多宗教思想而且言语不畅,但是第二次看发现其实他的理念至今仍具有非常强的现实价值,或者说已经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
大学社团依托大学而发展,正如树叶和树一样,某种程度社团本身就是大学的一个缩影,大学的理念是适用于社团并可以促进社团发展的,社团也应该践行很多理念去弥补当今大学的不足,我推荐这本书也意在此。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陶行知
《新教育》第二卷第2期

这是一篇陶行知先生在“五四时期”写的文章,但因为我还是把他放在这篇书单之中了。
大学社团天然具有学生自治的能力,“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大学社团的另一种现实作用,“学生自治的需要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既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即社团形成的学生自治是学生认知民主、参与民主的一种重要途经,这也是与如今国家方针契合的。
建议负责大学社团管理的行政老师也可以读下这篇文章,是不是应该考虑赋予优秀社团更多自治权力,简化冗杂的行政手续并提供有利环境,不是“管理”社团而是“引导”社团,合理看待大学社团的地位。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拉尔夫·泰勒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是泰勒进行“八年研究”后的一本价值极高的著作,很多内容受到了另一位著名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影响,比如鼓励学生的积极探索和主动求知而不是被动灌输,“行为目标”是这本书的一个核心,无论是艺术类、兴趣类和学术类社团等,都需要对社员有某种目的和形式的培养,尤其是学社最为明显,那么如何实现我们的培养目的?如何组织培养的形式?怎样的培养过程更容易被接受?……这本书都能给我们社团建设者一些启发。


《大学写作教程》
王锡渭/崔修建
北京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自己在高中作文水平真的很差,本想到大学听课再训练下,但是来了之后才知道大部分国内大学是没有写作课的,而且也忽然发现大学面临的写作问题几乎是一个新问题,和曾经写作文是不同的。比如老师有时会分小组写论文,但是往往都是一个人在写,其它人划水;论文抄袭的现象也非常非常……多,问原因多是说“不会写”。其实也确实如此,我们都没有接受过稍正式的学术、写作、阅读训练,目前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是缺失的。其实在社团工作中面临的更多,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微信推送、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计划……哪个不需要动笔写下来?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是人思维活动的一种展现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表达、传播自己或组织的思想内容。而且写作对一个人洞察力、判断力、记忆力、观察力以及审美和情感提升都是效果显著的,如果想成为一个社团建设者尤其需要这种素质,当然在具体过程中还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和需要的,不是要求面面俱到。


《本科论文写作技巧》
布莱恩·格里瑟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学社推荐的,作为一个学术社团建设者,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就我所就读的大学来说,目前还是没有一门关于学术技能和研究能力的课程,很多社团成员也因此在研究能力上有欠缺,所以要想一个学社有学术氛围,那么必须有一批社团建设者具备研究能力来培育社员,从而影响社团。内容主要是“如何发展自我观点”、“决定项目”、“组织工作”以及“撰写论文”等等,记得我自己在读第一部分时候最大的启发就是从来没有缺乏基础和一蹴而就的创见,对于本科生来说“没有必要表明你要做的事是之前人人从未做过的,在许多情况下,独创性的东西是自己亲手做的,而不是单纯依靠他人研究”,看完之后对如今大学“创新、创业”的种种现状也有反思。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文森特·鲁吉罗
复旦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批判性思考的,我们所接受的这方面教育实在薄弱,可能仅局限在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以至于自己曾经在分辨能力上都很欠缺,我想批判性思考带了的不只是是非判断,而是探索、求知、反思以及创新,让我们评估外界的讯息,减轻诱惑的干扰,让自己形成合理的思考和结论。这些对于一个社团建设者实在太重要了,当面临社团管理问题时,你能否凭借自我批判性思考做出合适决策?
和它非常相似的一本书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批判性思维(第10版)》,两本书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各有特色吧!


《政治学说史(第4版)》
乔治·萨拜因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来是向推荐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洛克《政府论》、密尔《论自由》……这些书来着,但是太多了,可能还比较无聊,自己都没仔细看过也不好做推荐,所以就推荐这本《政治学说史》,里面融汇古希腊以来的众多西方政治思想,作者的言语易懂而且论述精彩,可能你会问社团建设和政治思想有什么关系?在这里不多解释,我觉得看过就会懂得了,我觉得大学社团其内涵与许多政治哲学是深刻联系的,比如自由、民主、权威等等,可能现代意义的大学社团最初的产生也有其政治背景吧!


《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是一位对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都做出过非凡贡献的学术大师,这本书是韦伯的两篇演讲汇编,即《以政治为业》和《以学术为业》,至今很多问题自己想一想就沉浸其中,非常好奇为这些思想是如何流淌在他的笔尖的,关于韦伯的一些核心思想在这两篇演讲中都有体现,建议无论是不是社团建设者都可以读下,反思大学、思未来以及看待现实与理想,先摘书中的几个问题吧,我们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如何能够把激情和冷静且恰如其分的判断力同时熔铸在一个灵魂之中?政治运作靠的是头脑,不是身体或心灵的其他部分。”
“当着长夜开始渐渐露白,那些今天还被春天的烂漫鲜花簇拥的人,还会有几个活着?届时,各位内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怨恨,还是流于平庸?已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世界和自己的职业?”
“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了他面前的任务的两重性。”
“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译林出版社

这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小说,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书中的动物们因农场主人的无能、暴虐而驱逐了他,企图建立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但是最终革命失败,走向更严重的专制。几只猪是核心人物,有“老少校”、“雪球”以及“拿破仑”等,“雪球”思维敏捷、热衷革命,在革命前期多次成功领导动物们,然而最后却因“拿破仑”的阴谋而被驱逐,再也没回到过庄园。我推荐这本小说主要是想说在大学社团建设中不要过分理想主义,人的层面的现实问题不可避免,“雪球”这种特点同学不少,在埋头苦干的时候,也要关注组织建设问题,同时也想提醒那些存在部门间倾轧的社团和追求权力欲望的同学,如果说不加以制止、革新,那么一个社团很有可能走向庄园那样的结局,优秀的社团建设者应该是一个能发现内部问题、保持协同一致的领导者。


《孙子兵法》
孙武

最近传统典籍好像推荐蛮多的,自己前一阵也遇到过一些困惑,大垚同学曾摘了书中的两段话给我,其中一段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前文,“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在那之后自己又翻来看了看,才几千字,但是细微之处都颇具智慧,不单是一部军事著作,说实话看不懂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可能还是年轻。我相信社团建设者们能从中汲取不少灵感,更好的引领一个社团在竞争中走的更远。

《沟通的艺术》
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这本书是一位同学得知我写这篇推送推荐给我的,当天晚上去西图找发现三本都借走了,看了看介绍大致是关于人际关系、沟通艺术的一些内容,是一本心理学通识书吧,最近刚买到,翻了翻,第二章基本是谈自我认知,第七章是倾听,第十章是增进沟通……可以从这些地方看起。


《沉思录》
玛克斯·奥勒留 梁实秋译本
译林出版社

这应该是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之一,是古罗马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的一些随笔,奥勒留少年就展现出其朴素、坚韧、果决等特质,就任帝位之时罗马帝国已面临内忧外患,处理政事又征战四方之余他写下了这些困惑和感想,都很简短,或许正因为这样在看时候会感觉到是这位伟人和我们对话一般,也不像其它一些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社团建设者身上是应该有奥勒留的很多特质的,但是也应该有理想主义和创新精神,如今的社团不是彼时的帝国,社团建设者绝不能尽力守成。


《政治学的邀请》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次推荐的政治学类的书好像挺多的,这本书也是偶然找到的,最初是作者准备写给他的孩子的,帮助其塑造公民意识,语言亲和力特别强,其实逐渐会发现民主、自由等等这些政治词汇离我们一点也不远,为什么我们会需要沟通、反馈?为什么我们会架构各种部门?为什么在交流会中提倡平等?……等等问题都会有一些简单回答,大学社团如果运行恰当就会是青年塑造公民意识的启始之处,带来的影响远超出个人层面。


《谈判力》
罗杰·费希尔/威廉·尤里/布鲁斯·巴顿
中信出版社

大部分社团处于分工合作和资源有限性等原因,就不可避免需要和学校、企业、其它社团等等进行各种交涉,也就是谈判。“虚张声势”、“讨价还价”、“咄咄逼人”、“机会主义”、“屈服让步”等等这些都是很多社团建设者在谈判中会出现的问题,如何能实现交涉目标?是个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这本书给的一个答案就是着眼利益而不是立场,保证双方的公平。书很薄,简单看一看就可以。


《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乔纳森·艾森伯格/埃里克·施密特
中信出版社

推荐这本书不是因为谷歌在互联网和商业上的成功,而是谷歌天然和社团相似的特征,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创始谷歌时就是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的,在运营谷歌时他们也一直坚守自己的理念,从人才、沟通到创新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其实都和这种校园气质有关,如今的谷歌是什么样子我们是不清楚的,社团建设者们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现共鸣就足矣。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罗宾·威廉姆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海报、传单、视频、推送…这些东西已经与大学社团密切相关,相信很多同学多多少少都参与过设计,即便没有,自己在平常生活中也频繁会用到各种PPT、报告、论文,内容固然重要,但表现在今天来看更为重要。
自己平常在校园里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传单,很多得费力地看上好几眼才能知道这上面要宣传的是什么内容,估计不是很有耐心的同学就直接丢掉了,这就需要良好的设计,有效率、有意思的表达出宣传内容。作者将设计原则总结为这么四点,“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第一次听到这几个词在一起还是去年锐普PPT陈魁先生的一个讲座,后来想找些更多的内容找到了这本书。社团建设者不一定要亲手设计,但是一定要懂得基本审美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eg. 送女生礼物的时候 ~)


《生活中的传播》
朱莉亚·T·伍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一的时候曾琢磨过一阵新媒体方面的事情,找到的这本书,但是其实发现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我们在平常听到传播可能就是感觉这是报纸、电视、广播等等这些大众媒体,但是书中关注的是从自我认知、生活交流、团队协作、大众传媒各个方面,完全可以说传播无处不在,其中第三部分主要话题是演讲,尤其推荐,正好自己也不用再介绍关于演讲的书了。推荐这本书主要还是出于狭义的传播,在这个信息快速膨胀的年代,信息甚至带给了人压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社团建设者在运营社团时候也要考虑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传播我们社团的理念?如何有效宣传我们的活动?如何运营新媒体等媒体平台?……再有如何通过演讲这种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不仅仅是会对社团管理工作有作用,对自身也大有裨益。


不算结语的小结尾
其实不知你从书单中发现没有,涵盖的方面比较多,也是侧面说明一个社团建设者除自身以外,还需要各种综合能力培养,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参与过社团的同学会在一些方面表现的不同。发觉在目前一些大学,至少是我所在的大学,还是存在许多教育目标上的缺失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得靠自己寻找途径弥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社团里培养,或许还有其它途径,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嘛!

日期:20 May. 2017
字数:6304
作者:韩林池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